法律风险管理网

www.legalrisk.cn

ENGLISH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瑞士——忠勇佣兵的传说
来源: | 作者:吴江水 | 发布时间: 2020-02-05 | 2434 次浏览 | 分享到:

那一年在离开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时,最后的一瞥是位身穿鲜艳条纹服装、手持冷兵器的卫兵。当时只是以为他们的守卫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到了瑞士才知道,那是梵蒂冈瑞士雇佣兵卫队的标准服装。穿着那套服装站在那里,既是他们的传统,也是他们的荣耀。

雇佣军在我们的印象中向来不佳,几乎就是见钱眼开、有奶便是娘,平日里祸害百姓、打起来脚底抹油,下欺黎民、上欺雇主的一群人。但在欧洲历史上,由于人口稀少、小国林立,花钱请雇佣兵参战却毫不稀奇,而雇佣军们也有别样的风情。古希腊的各路雇佣军就以强悍的战斗力而扬威地中海沿岸,并从来都是战场上的中坚。要想战胜他们,只有以绝对优势的人数和绝对重大的损失惨胜。

圣彼得大教堂,没去过的不足以谈奢华。

离开圣彼得大教堂的最后一张照片,卫队指挥官和一名手持斧枪的卫兵。

瑞士雇佣兵能在异国他乡守卫教皇至少数百年并时常为人们称道,背后是他们先辈的忠勇和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信誉。其中最著名的,是保护教皇、保护法国国王。

第一件事是152756日的“罗马之劫”。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意大利击败法军后没有得到应得的军饷,于是有34,000人哗变并一路劫掠到罗马。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台阶上,瑞士卫队以寡敌众死战不退。当值的189人中仅有42人生还。而正是由于他们的死战,使教宗得以经秘密通道安全逃离。那是一次罗马城的浩劫,教堂、修道院被破坏及搜掠,仅尸体便有12000具并引发了瘟疫。梵蒂冈因此而割地、赔偿,不再是文艺复兴中心。[1]但瑞士卫兵的忠勇让教皇难忘,并自那时起成为梵蒂冈的“标配”。第二件事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92年的“八月十日事件”。那一天,暴动后的巴黎公社等人员组成的国民自卫军进入杜乐丽宫,路易十六已经离开,皇宫里的法国人卫队已不再抵抗。当自卫军呼吁瑞士卫队“向国家投降”时,卫队回答:“那会使我们蒙羞。我们是瑞士人。瑞士人不愿放弃武器,而宁愿放弃生命。我们不值得为此受到羞辱。如果不再需要军团,可以合法解除。否则我们不离开岗位,也不会让别人拿走我们的武器。”对峙终于变为战斗。国民自卫军本不是瑞士兵的对手,但在得到后援后瑞士卫队开始伤亡上升,而且弹药不足。最后,国王写了张便条:“国王命令瑞士人立即放下武器,退回兵营”,但在交火中这根本不可行。后来国王的命令被传达,抵抗者被要求停止战斗。瑞士卫兵在后撤时伤亡惨重,直接战死约760人,余下的约350人中约二百人死于九月的大处决[2]

油画,《罗马之劫》Sack_of_Rome_of_1527_by_Johannes_Lingelbach_17th_century

Tuileries_Henri_Motte

反映“八月十日事件“的油画

Jacques_Bertaux_-_Prise_du_palais_des_Tuileries_-_1793

如今,两件事已经分别过去了500年和200年,但瑞士雇佣兵却仍旧未被忘怀。200656日,瑞士近卫队成立500周年,梵蒂冈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而瑞士卢塞恩的垂死狮子像,更是早已闻名于世。那头垂死的狮子是如此地令人黯然神伤。它身上插着折断的长矛,伏在那里奄奄一息,象征着那支由1100名瑞士人组成的近卫队。两面盾牌,一面雕有瑞士十字徽、一面是象征法国皇室的香根鸢尾花,盾牌下是他们的常用武器长矛和斧枪。拉丁文HELVETIORUMFIDEI AC 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HELVETIORUM(赫尔维西亚),是瑞士的主体民族。

宣誓中的瑞士卫兵

(摘自www.swissinfor.ch)

狮子纪念碑——垂死的狮子像 ,被称为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放大图,盾牌、兵器一一在目


在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为念的某些人看来,瑞士雇佣兵似乎低人一等。确实,他们当年出来当雇佣兵是因为瑞士没有资源,为生活所迫。但他们活出的样子,却令人刮目相看。他们与职业军人的区别,无非是他们加入的军事组织为不特定的雇主提供“服务”,而职业军人则直接为“最终用户”服务。都是以自己的战斗力和生命谋生,这一点上并无本质区别。

雇佣兵固然没有爱憎、不问正义,只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但也很难说其他军队就正义。我无意为雇佣兵贴金,但正义与否有时只看你站在哪一边。二战德国是非正义的,但他们自己觉得正义。苏联大清洗时的内务部是邪恶的,但他们自认为在完成神圣使命。世上有多少恶,假以正义之名。

瑞士奥林匹克运动博物馆

瑞士人道主义进程博物馆

除了历史上的欧洲,美国独立战争、中国的“洋枪队”,以及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雇佣兵其实从未绝迹。成立“洋枪队”的初衷,是当太平军逼近时,上海租界里的富商和官方为了保护财产和安全,这几乎是所有使用雇佣军时的原因。但第一任、第二任首领称之为流氓并不为过,最出名的不是战绩而是抢劫。但第三任指挥官英国陆军少将查尔斯·戈登戈登却值得玩味。他先是改组军队禁止劫掠、军纪严明,后在镇压太平军时屡战屡胜。尤其是他于1863年攻苏州时,以保人的身份促成太平军将领降清后兵变献城,但八名太平军降将却被李鸿章部下杀死。戈登对此极为不满,提枪找李鸿章算帐。并称李如不下台他就带军进攻淮军,逼得李上奏请罪。而曾国藩则称赞李“眼明手辣”,可见认同其作法。同年,清军对付太平军名将石达开也是如此,而且施以剐刑。以诱降、杀降为计,而且作得毫无道德压力,可见当年的价值观[3]

瑞士湖景

瑞士街景

回味那些历史碎片,瑞士雇佣兵的故事远不止此。这些成名的瑞士雇佣军之所以令人敬佩,固然与他们的勇猛善战有关,更与他们的契约精神有关。他们的勇猛、尽职和忠诚,一次次地赢得战斗,也一次次获得人们的尊重。他们为雇主而战,也为自己的荣誉而战。甚至连雇主也已逃跑时,仍旧忠于职守浴血奋战,以生命践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而中西契约观的差异之大也同样值得反思。其实不止是满清时代才以“兵不厌诈”为能事,向上可以远溯“崖山之后无中国”之前。清帝国无非是玩弄签约悔约的“缓兵妙计”太过频繁,以至于弄巧成拙遗患无穷。而今,辫子已经剪掉了一百余年,但将言而无信当成智慧的还大有人在。诚信,至今不仍是某些国人始终迈不过去的一道槛吗?

联合国2018年人类发展 指数排名,瑞士位居第二。

盖洛普2018年世界幸福报告,瑞士排名第六

同一报告的亚洲排名


[1]见维基百科,“罗马之劫”辞条。

[2]见维基百科“八月十日事件”词条。

[3]见维基百科“常胜军”词条。

   著作推荐
   热门文章
       本站所发布的原创理论等文章(注明“法律风险管理网”)版权归本网站及作者,任何转载请注明出处“法律风险管理网”及作者姓名。
       由本站转载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归注明的来源或其原作者。该类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观点承担责任。如网站或作者不同意在本站发布相关文章,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