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风险管理网

www.legalrisk.cn

ENGLISH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邮票中的文革荒谬——“红小兵”的“大批判”
来源: | 作者:吴江水 | 发布时间: 2019-10-16 | 2349 次浏览 | 分享到:

“批林批孔”、“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潘冬子”、“我写儿歌上战场”,盯着这张文革时期的邮票看了半天,因为画面上“红小兵”写标语的历史背景实在太真实。从文革结束起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有段短暂的“伤痕文学”时代,而随着那段集体反思被终结,这个社会已失忆得太久。于是在淡忘前说说这方寸间的文革往事,让有缘人想明白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T14 5-2 “我写儿歌上战场”


一、一波未平一波起

这枚邮票是五枚T14特种邮票《新中国儿童》中的第二枚,1975121日由原邮电部发行。每枚的选题都是当时的真实历史背景,这枚的信息尤其多。而无论是这套邮票还是邮票里的场景,当年都曾耳闻目睹。

正如以前写过的《这样的文革你想要吗?》一文,真正认识文革是从一位当老师的邻居被红卫兵暴打一顿后抓走开始。在那前后,人们在窗户上喷红色的忠字、在胸前戴主席像章,并开始人手一本小红书背“最高指示”、唱语录歌、跳忠字舞,还经常有自愿的“×××思想红色宣传队”表演节目。到照相馆里拍照也少不了当年流行的造型——胸带像章、手捧红书、表情庄重。武斗结束后有些活动消失了,但带小红书、背主席语录、唱红色歌曲则持续了很长时间。所以前些年看到风靡一时的“唱红”,并不觉得新奇。所谓“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说法,看来真的没错。

文革的前半场以武斗结束而终结,但紧接着便有了19693月的珍宝岛事件。备战的紧张气氛随处可见,到处“深挖洞、广积粮”。甚至幼儿园里也搞防空演习,拉响警报后钻进黑乎乎的“防空洞”,吓得一些孩子直哭。其实那也就是操场上挖了个普通的地窖,根本防不了什么炸弹。

那段时间流行过宗教仪式般的“早请示、晚汇报”。由全家人或全单位的人集体向主席像表忠心、背语录、请示工作,晚上再汇报工作。语录、口号和请示、汇报后,通常是敬祝伟大领袖×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伟大领袖和“林副统帅”一起手捧小红书出场的军装照随处可见。


文革范的学生合影,像章、红宝书是标配。


但到了1971年的913事件后,因仓惶出逃,摔死在温都尔罕”,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亲密的战友”、写进党章的接班人,转瞬间成了反革命集团首恶。当时这一消息并未公布而是保密了好长时间,最后是根据先党内、后党外地“传达中央文件”才广为人知。由于时间差较大,那些已提前知情并透露“小道消息”者曾被当作传播政治谣言追查,许多不知情的地方在早请示晚汇报时还在向“林副统帅”念念有词。但从那以后,不知是因为觉得无聊还是觉得怕犯错误,早请示晚汇报消失了。

1972年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尼克松访华,从那以后经常可以从《参考消息》中看到关于美国的介绍,知道了麦当劳超过两小时的面包一律不再出售、知道了一个美国农民的生产力足以养活二十多人、知道了福特的流水线生产、知道了外国人怎么看我们……。当时这份报纸的定位是正反都要登,所以尺度非常大。有一次居然直接出现了“臭名昭著的文化大革命”的措词,应属原文直译且未加删改。至于现在的这份报纸,已经只有消息、无可参考。
 
1973年,清算了林的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王同时干过工、农、兵且造反起家,而且通过自学及上学拿到初中文凭。按事后的说法,那一年四人帮正式形成。1974年,全国进入了“批林批孔”时代。以“生命在于运动”用来形容那个年代,同样贴切。


珍宝岛事件时的新闻照片

与珍宝岛事件相关的宣传画

九一三前的“林副统帅”

文18邮票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发行于冲突后的备战时期。


二、批林批孔与“我写儿歌上战场”

“批林批孔”是批判林和公元前479年就已去世的孔子。按“粉碎四人帮”后的材料来看,其目的其实是剑指周恩来的“批周公”。按当时的理论,林与国民党一样尊崇在历史上开倒车、搞复辟的儒家,于是连同其掌门人孔夫子一起批判,以从根源上反对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革,并从思想上清除他们的流毒。1974年,随着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的转发,为期半年的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展开。

其实我们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参加过各种“大批判”,最早的当然是批判“叛徒内奸公贼刘少奇”。写“大批判稿”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广播里听到、大人们说过的话攒在一起写在纸上,如“妄图复辟资本主义,让劳动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等,最后是照抄铿锵有力的口号式语言“把他们打翻在地并踏上一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当然,开头部分也流行“东风吹、战鼓擂”之类的豪迈语句,如今的东北小品中仍能见其遗风。而参加大批判会,无非就是把稿子念一遍再喊几句口号,比如“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等。现在回头看来,我们既不知道自己説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而在文革结束前,还有过“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批判,不过那时的主力已经是“梁效”等专业写作组,文革末期文章最多。“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判组”的笔名,是两校的谐音。据网上的百科资料,它的前身为“批林批孔研究小组”,是当时级别最高的御用文人小组,享受外宾的生活待遇。

邮票上所説的儿歌还真有,叫“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歌词是“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嘿,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嘿!”。不愧是儿歌,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都没有。不过我们那时的“批判”远没有些“根红苗正”、苦大仇深的工人、农民来得直接,人家不玩虚头巴脑的套话,直接来句通俗易懂、掷地有声的“我×他奶奶的!”。


批林批孔场景图片(选自网络)

T8邮票 “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的进行下去”。 4-1 千秋案例功罪,我们评说;4-2 生产队长;4-3 连续作战;4-4 翻身奴隶上战场,批林批孔当闯将。


不仅如此,当年还有个广泛传播的著名故事《柳下跖痛批孔老二》,説得有鼻子有眼。文革过后批判“四人帮”时揭发出来,历史上那个“跖”起义时孔子早已去世,这二人穿越时空的对白,其原文并非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但在一切服从于政治的地方,事物一定不会是它本来是和应该是的样子,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补交更高的学费。

把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拿出来批判,感觉象是在全国的知识分子都已闭嘴后的意犹未尽,只是无法把孔子的言论、思想彻底地抹掉。而历史的幽默在于,30年后教育部下属的汉办在美国开设了北美第一所孔子学院,原来孔子还可以这么玩。真正觉得有趣的倒是一篇介绍孔子的英语文章,説他很会用简单的语句描述深刻的思想,其中一句是“Choose a job you love, and 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翻译过来可以是,“选个你喜欢的职业,你就一生都不会感到哪天是在工作”。説得没错,也觉得孔子的英语很地道,不过很想谁能帮我找到原文。





批孔的书籍或宣传资料(选自网络)

三、“学习潘冬子”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潘冬子是根据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的同名电影的主角,是一位工农红军的“红二代”。描写的是他家的革命历史以及他北上找已随部队转移了的红军爸爸的经历,历史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的国内武装斗争。电影公映于邮票发行前的197410月,所以才进入了邮票画面。从艺术角度来説小说的质量不错,但其基本稿则差点在1965年因文革而被销毁。七十年代初应出版社要求增加了读毛主席的书的内容,并删除了反映人性的内容后才得以出版。

小説不仅获得普遍称赞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长篇小说联播的节目,并因此而被拍成电影,教育少年儿童从小跟党走。电影里的《红星歌》反复传唱“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而公映的当年也确实一直在强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而电影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则让李双江唱红天下,主要歌词是“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和“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继跟党走”。而能够拍成电影,据说还与江青要求制片厂给儿童拍电影有关。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未成年的他认出了曾被他放火但没烧死的恶霸仇人胡汉三,趁他睡觉用柴刀砍死了他。这放在当年的环境里没人觉得不妥,甚至觉得对待阶级敌人就该如此。但若放在现在,我倒宁愿是恶人彻底悔改、法制申张正义、血亲复仇不再,未成年人看未成年人的东西、作未成年人的事情——很傻很天真吗?


《闪闪的红星》剧照

潘冬子砍杀胡汉三

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应该指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在文革初期就已提出。与邮票相关的可能是张春桥于19754月以中央常委的身份发表的他的名著《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在当年是响当当的文章。这一理论写入了九大、十大的政治报告以及党章,还写进了一九七五年颁布的宪法。其核心是:在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并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还有必要进行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这种继续革命所应采取的方式。(摘自百度百科)

文革后于一九七八年颁布的宪法仍旧保留了这一提法,但在一九八二年颁布的宪法中则删除了这一提法,不过仍有“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表述。可见,消灭剥削的法理依据仍旧存在,靠剥削起家的人得悠着来。知道了那么多的内容曾在宪法里进进出出,甚至连宪法都换了四部,就明白非要把什么写进去都毫无意义。历史终究是后人写的,留下好的口碑比留下什么碑都重要。

四、往事并不如烟

回顾并未远去的历史,就技术而言,批判的本意是运用证据和逻辑去对某个命题的真伪作出评价和判断,但我们的那些“大批判”却只能用特定的“立场”、依据和逻辑去重复得出特定的结论。尤其是事后又证明那些大批判并不成立甚至完全错误,是否应该反思一下社会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以及思维模式?已经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直线职能式政体,行政命令足以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何需用如此惨烈且兴师动众的批判、运动的方式?

与大批判形影不离的表忠心行为同样值得反思。无数人喊过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忠于英明领袖华主席,接班伊始时也曾对“英明领袖”溢美之词铺天盖地,却在他退出政坛后无影无踪。他还是他,为什么一下子又不“英明”了?文革已教会了人们永远一脸真诚地表达权力所需要的态度,但正如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不基于价值观认同、不需要契约精神的忠诚,有实际意义?

未来如何或许只有未来才能知道,因为历史都是随机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觉得看不清未来时就看看历史,它不仅是现实的影子,还是未来的镜子。而最需要正视历史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更少看到自己完整、全面的历史。


J9 3-1 “认真读书”背景标语是“学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走光辉五七道路”。1976年5月7日发行。

   著作推荐
   热门文章
       本站所发布的原创理论等文章(注明“法律风险管理网”)版权归本网站及作者,任何转载请注明出处“法律风险管理网”及作者姓名。
       由本站转载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归注明的来源或其原作者。该类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观点承担责任。如网站或作者不同意在本站发布相关文章,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本站声明